記者從11月14日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子商務交易保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321)第八次全體會議上獲悉,ISO 32110《電子商務交易保障——詞匯》、ISO 32111《電子商務交易保障——原則與框架》兩個標準已經正式發布。這兩個標準都由中國提出,填補了電子商務領域國際標準空白。
兩項標準的發布在全球范圍內統一了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和術語定義,梳理了電子商務交易保障的主要框架、主要業務范圍和基本原則。
ISO 32110:2023《電子商務交易保障——詞匯》以交易流程為主線,分為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三個環節,涉及平臺、買方、賣方、交易產品、物流以及支付等多個主客體,通過對概念的明確界定、規范表達,為保障交易安全進而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標準化抓手。
該標準承擔單位是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和阿里巴巴集團,制定歷時3年,期間組織英國、德國、日本、剛果、中國、新加坡、挪威、法國、塞內加爾等10國專家召開了10余次工作組會議反復會商、探討、修改,共計收集了各國提出的300余條意見,采納吸取了約200余條意見。
ISO 32111:2023《電子商務交易保障——原則與框架》明確了真實性、負責性、可及性、安全性、保密性等原則,聚焦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全過程,對參與者、交易過程中的活動以及保障要素予以規定,為確保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指導,有利于營造安全有序的交易環境。
該標準承擔單位是杭州市標準化研究院和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制定也歷時3年,先后組織德國、日本、英國、印度、新加坡等10國專家召開了10余次工作組會議,收集了各國提出的500余條意見,采納吸取了400余條意見。(曹吉根 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