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3年,廣西桂林市市場監管局以開展信用提升行動為切入點,從機制架構入手,采取寬嚴相濟、雙管齊下等多項舉措,規范信用懲戒,實施柔性監管,強化信用修復,打造高效、便捷、公正、溫暖的信用監管和服務新機制,引導經營主體提升誠信合規意識,及時重塑良好信用,有效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機制、強專項,達到“嚴列入”目的
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以國家級失信聯合懲戒試點工作為契機,通過試點建設促進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健全。組織全市38個部門重新清理《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設列清單》,明確嚴重失信主體聯合懲戒范圍、措施及依據。同時,創新監管方式,印發《桂林市失信聯合懲戒協作機制(試行)》,明確聯合懲戒實施流程,完善信息推送、發起響應、懲戒反饋、信用修復、異議處理等動態協同功能,建立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開展嚴重違法失信專項行動。按照“應列盡列”的原則,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全系統對近兩年適用普通程序作出較重處罰的案件、移送公安案件、申請強制執行案件進行全面梳理,逐一核實,排查有效案件線索300多起,依新規將當事人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12例,排名全區第三位。
柔監管、主修復,實現“寬懲戒”成效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機制。一是實施柔性監管。出臺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對57家在登記事項、年報公示信息等環節首次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經營主體,通過責令改正、批評教育、告誡約談等免處罰措施,引導和督促企業誠信守法經營。二是落實容錯制度。對11529戶非主觀故意公示有誤的一般狀態信息,允許經營主體修改公示信息,不直接以“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給予未及時年報、符合條件的570戶企業、3470戶個體工商戶2個月的“列異緩沖期”,引導24家暫時不從事經營活動經營主體進行歇業備案,讓信用懲戒有“溫度”,形成企業自主守信糾錯的良好氛圍。
創新優化信用修復服務。積極開展行政處罰線上信用修復功能業務培訓,持續提升各部門信用修復服務能力。通過推行事前告知提醒、線上線下暢通、承諾容缺辦理、全程行政指導等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措施,助推經營主體快速修復信用、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和商務活動。在全區率先開展同步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信用修復提醒函》的“雙書同送”工作,提醒經營主體及時履行義務,糾正違法行為,主動實施修復,避免信用受損。2023年,桂林市共修復經營主體信用信息逾2.9萬條,修復率35.63%,排名全區第二位。(李娟 陳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