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為回應經營主體關心關切,深化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改革,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出臺《深化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
相較以往,這次《措施》關注的問題看起來更具象了。比如,登記的場地資源釋放、企業公章丟失等都是具體操作問題,但卻是集中反映的困擾企業的“老大難”問題。
“上家搬走的時候沒有去辦注銷手續,因為同一個地址沒辦法開兩張執照,就招不到新的承租方。4000平的場地一直空著我們很著急。所以我們就找了市場監管部門,希望他們能幫我們想想辦法。”上海海錦房地產有限公司紫荊廣場副總經理陶偉說。像這種情況,紫荊廣場不是第一家。市市場監管局在走訪樓宇、商場中發現,很多承租方搬走的時候沒有做好“收尾”工作,給管理方新一輪的招商造成了很大困擾,他們迫切地希望市場監管部門能夠幫他們打破僵局。
帶著企業訴求,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專家、基層業務骨干在法律和實務層面開展多輪研討,論證了“釋放同一場地登記資源”的風險性和可行性,最終形成了《措施》中的第12條,“原經營主體已搬離但未及時辦理住所變更登記,產權人或其授權人出具原房屋租賃關系解除的證明的,登記機關可以將該場所登記為新入駐經營主體的住所。”其實,遠不止第12條,《措施》里的許多條款都是市市場監管局通過走訪、座談、調研、12345熱線梳理等渠道,收集的“一手”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了直面企業訴求的這20余條措施。
“今年,優化營商環境7.0版150條實施項目中,涉及市場監管部門的事項占20%。從2018年優化營商環境1.0版開始,今年已經是第7個年頭,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對營商環境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經營主體。他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所以,這次登記管理改革,我們把企業的合理訴求作為改進工作的切入點,了解他們的訴求、痛點,把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作為目標,從而縮短政策與企業感受度之間的溫差。為確保政策落地落實,我們將夯實常態化窗口服務制度保障,打造全市特色工作室服務品牌矩陣,確保每項政策措施都能精準發力、同向發力。”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說。
這次《措施》里出現了很多“舊詞”,比如“上海企業登記在線”“電子營業執照”等,但這些都是企業在日常辦事過程中高頻使用的。聚焦企業高頻使用和訪問的數字化服務平臺,也是這次市市場監管局創新經營主體登記改革的一個方向。
拓展“上海企業登記在線”服務范圍和應用場景。去年5月,“上海企業登記在線”平臺上線,截至目前,各類企業使用在線平臺全程網辦辦結登記業務達36余萬件,其中,新設企業全程網辦率達90%以上。這次《措施》,全面提升“上海企業登記在線”使用感受度,服務對象覆蓋到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全類型經營主體,開通移動端應用服務。同時,還將持續探索境外投資主體在線身份認證方式,拓展外商投資企業全程網上通道。
“原來,我們知道有‘企業登記在線’這么個平臺,但是一直沒用過。這次,因為股東和法定代表人都在外地,所以我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用了這個平臺,外地股東線上完成了認證身份、電子簽字,整個過程很順暢,當天就提示我們的法定代表人可以用手機下載電子營業執照。”上海云寓物聯網有限公司鮑雪罡說。
探索推出企業名稱人工智能幫辦管家服務。2021年起上海開展企業名稱申報承諾制改革,推行計算機自動比對智能化審查。在工作中發現,一些申請人在網上申報時因不了解規則遇到困難,希望能推薦一些可用名稱供參考。“我們將運用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對申請人歷史申報記錄進行分析,按照個性需求適時推薦可用名稱,提供陪伴式幫辦服務,提升名稱通過率。”市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處處長俞培剛說。
構建電子營業執照應用生態,解決連鎖企業分支機構電子營業執照“反復認證、多次下載”問題。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有240萬存量經營主體下載電子營業執照,去年全市各類經營主體使用電子營業執照超5800萬次,全國第一。這次《措施》針對連鎖企業反映的分支機構在使用電子營業執照過程中需要“反復認證、多次下載”的問題,將創新領用模式,連鎖企業可以“一次身份認證、一鍵執照下載”。
“我們名下有很多門店,原先辦事都要從總公司調用每個門店的紙質執照,很不方便。有了電子營業執照以后,一個手機就可以下載使用執照,平時報稅、辦社保都可以使用電子營業執照。我是三十多家門店的負責人,以往比如門店經營范圍調整時,需要換領三十多家門店的電子營業執照,每次都需要刷臉一個一個下載。所以我們給市場監管部門提了點優化建議。市場監管局很重視我們的建議,專門修改系統,現在我只需要掃一次臉,一次勾選就可以一次性下載名下所有的電子營業執照。以前每辦一家門店都要去公司蓋章、請法定代表人簽字,實在太麻煩了。現在用電子營業執照就可以代表公司電子簽名,又快又安全。”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張燕俊說。
這次《措施》,除了市場準入方面的改革內容外,也包含了經營主體比較關心的信用修復、無感監管等方面的具體措施。
進一步擴大信用修復“免申請”的覆蓋面。這次《措施》明確企業因未及時年報等原因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滿5年且主動改正的,無需申請即可自動移出相關名單;對于初次發現未年報且主動補報的個體工商戶,不予行政處罰,并自動取消經營異常標記。
注冊在嘉定區的上海某實業有限公司因多年未年報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列異滿3年后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該企業2022年下半年恢復生產經營,主要從事電子元器件銷售。企業主動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補報以往年度的年報,此后未再發生逾期年報的情況。市市場監管局直接按照“免申即享”,直接將企業移出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停止公示失信信息,即刻解除對企業的信用約束措施及對法定代表人的任職限制。
“有一些企業,跟這家情形很類似,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滿5年了,也符合移除條件了,自己卻忘了這事兒。現在,只要符合條件,企業不需要申請就可以移出異常名錄,截至目前,已經有591戶企業享受政策便利。通過這種‘無感’的監管方式,反而提高了企業的感受度。”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督管理處處長海文說。
除此之外,進一步深化“信用+風險”監管創新,實施“信用+風險”隨機抽查。對信用良好的經營主體,不主動開展登記事項、公示信息檢查,根據投訴舉報、監測預警等線索實施“事件觸發式”檢查。加強市場監管部門隨機抽查事項、任務整合,優化“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堅持無事不擾,同一年內對同一經營主體的隨機抽查次數原則上不超過兩次。
(供稿:上海市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