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登記管理改革硬核措施
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
□ 霍一夫
“最近一直很焦急,上一家公司搬走的時候沒有辦注銷手續,因為同一個地址沒辦法開兩張執照,招不到新的承租方,導致4000平方米的場地一直空著。帶著一線希望找到市場監管部門,沒想到很快就解決了難題。”這是日前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深化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政策發布會現場,上海海錦房地產有限公司紫荊廣場副總經理陶偉吐露的懇切心聲。
遇到類似情況的,不止紫荊廣場一家。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在走訪樓宇、商場中發現,很多承租方搬走的時候沒有做好交接工作,給管理方招商造成了很大困擾,他們迫切地希望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幫助下打破困局。
這次登記管理改革,市場監管部門把企業的合理訴求作為工作的切入點,著眼痛點,用心用情解決實際問題。為確保政策落地落實,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專家、基層業務骨干在法律和實務層面開展多輪研討,論證了“釋放同一場地登記資源”的風險性和可行性,最終形成了《措施》中的第12條。
聚焦企業高頻使用和訪問的數字化服務平臺,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也是此次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創新經營主體登記改革的一個方向。去年5月,“上海企業登記在線”平臺上線,截至目前,各類企業使用在線平臺全程網辦辦結登記業務達36余萬件,其中,新設企業全程網辦率達90%以上。據了解,《措施》全面提升“上海企業登記在線”使用感受度,服務對象覆蓋到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全類型經營主體。同時,還將持續探索境外投資主體在線身份認證方式,拓展外商投資企業全程網上通道。上海云寓物聯網有限公司鮑雪罡說,原來知道有“企業登記在線”平臺,但是一直沒用過;最近因為股東和法定代表人都在外地,試著用了下,結果整個過程很順暢,當天系統就提示法定代表人可以用手機下載電子營業執照。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處處長俞培剛介紹說,在工作中發現,一些申請人在網上申報時因不了解規則遇到困難,希望能推薦一些可用名稱供參考。《措施》探索推出企業名稱人工智能幫辦管家服務,運用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對申請人歷史申報記錄進行分析,按照個性需求適時推薦可用名稱,提供陪伴式幫辦服務,提升名稱通過率。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全市已有240萬存量經營主體下載電子營業執照,去年全市各類經營主體使用電子營業執照超5800萬次。值得一提的是,《措施》針對連鎖企業反映的分支機構在使用電子營業執照過程中需要“反復認證、多次下載”的問題,將創新領用模式,讓連鎖企業可以“一次身份認證、一鍵執照下載”。
除了市場準入方面的改革內容外,《措施》還進一步擴大信用修復“免申請”的覆蓋面。《措施》明確企業因未及時年報等原因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滿5年且主動改正的,無需申請即可自動移出相關名單;對于初次發現未年報且主動補報的個體工商戶,不予行政處罰,并自動取消經營異常標記。
此外,《措施》進一步深化“信用+風險”監管創新,實施隨機抽查。市場監管部門隨機抽查事項、任務整合,優化“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堅持無事不擾,對信用良好的經營主體,不主動開展登記事項、公示信息檢查,根據投訴舉報、監測預警等線索實施“事件觸發式”檢查。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