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信息技術領域累計發布國家標準186項
對傳承與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重要作用
本報訊 (記者 何 可)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獲悉,截至今年世界中文日(4月19日),我國在中文信息技術領域累計發布國家標準186項、行業標準16項,標準體系不斷豐富完善,已覆蓋包括編碼、字型、輸入、排版等在內的中文信息處理的各個技術方面。
據介紹,中文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已有50年歷史。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我國計算機技術剛剛興起時,操作系統、輸入法僅支持英文,中文曾面臨如何進入計算機系統進行中文信息處理的難題。1974年8月,周恩來同志親自批準啟動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開啟中文信息化的嶄新紀元。1980年,全球第一個漢字編碼標準GB/T 2312《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 基本集》發布,第一次讓計算機處理漢字成為了可能,成為中文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1987年,首個少數民族文字信息技術標準GB/T 8045-1987《信息處理交換用蒙古文七位和八位編碼圖形字符集》發布,實現了通過計算機處理我國少數民族文字的突破。1993年,GB 13000.1-1993《信息技術 通用多八位編碼字符集(UCS)第一部分:體系結構與基本多文種平面》發布,該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IEC 10646-1:1993,解決了多文種處理的技術難題,標志著中文信息技術標準開始與國際接軌。
2000年、2005年和2022年,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8030《信息技術 中文編碼字符集》第一、二、三版相繼發布,編碼漢字數量得到大幅擴充。其中,第二版增加收錄蒙古族、藏族、傣族等少數民族字符,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第三版補充收錄我國人名、地名中共1.7萬余個生僻字,為各民生行業開展生僻字數字化升級改造奠定堅實的標準基礎。
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具有豐富、深邃、優美的歷史文化屬性。據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中文信息技術標準對傳承與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規范引領產業方面,標準的更新迭代促使國產操作系統、數據庫、輸入法、字型、辦公軟件等產品的中文信息處理能力持續增強。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通過統一國家標準編碼解決各民生部門“生僻姓名自造字”不互通、不互認的難題,為“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掃清障礙。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通過標準的宣貫實施促進中文信息化的多元創新應用,讓中文信息技術標準融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如春雨一般潤物無聲。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語言文字信息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各民生行業生僻字數字化,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促進盲文/手語信息化工作,推動語言文字與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創新。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