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賈潤梅)5月23日,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切實發揮標準對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制造業企業通過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和產出中的比重,從以加工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有利于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指南》提出,近年來,我國服務型制造加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但標準化工作相對滯后,亟須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夯實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技術基礎。
《指南》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能夠支撐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的標準體系,累計制修訂20項以上服務型制造標準,基本覆蓋基礎通用、核心要素、業務類型及融合業態應用相關標準,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提升服務型制造標準公共服務能力,滿足服務型制造健康規范發展需要,促進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
《指南》明確,鼓勵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產業聯盟和制造業企業等多方資源參與標準研制,共同推進標準應用與實施,建設協調配套的標準群;引導和推動覆蓋多行業多領域關鍵場景、關鍵模式的技術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結合服務型制造發展現狀及趨勢,探索將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機制,適時優化、完善體系架構,逐步形成具有適應性、科學性、先進性的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