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在深秋的中原大地,鄭州馬拉松開賽,近4萬人暢跑在“天地之中”。幾乎同時,河南省計量院青年博士王一鳴團隊也在進行著另一場需要戴著“面具”的超長馬拉松……
11月14日,見到風塵仆仆的王一鳴博士團隊,他們臉上還依稀看見“口罩印兒”。“多次輾轉到我們手里的計量任務,一般都是難活兒、急活兒。”王一鳴坦言。
從1套到34套,帶著“韌勁”奔跑!
“總覺得準確度上差一點兒。”當見到洛陽某軍工單位的相關生產技術負責人時,他們急切表示。原來,他們在某項材料配比生產中,自動化生產線上系統數據與人工復核進出原料數據偏差較大,一直解決不了,遇到了計量難題。
“我們找了省內的校準公司,也找了外省的研究院,還沒有完全解決,要不你們先試一套?”河南省計量院力學所所長馮海盈明白,這是要先“考試”,再挑“重擔”了。馮海盈決定把這個“趕考”交給所里的青年技術團隊,由王一鳴博士帶隊。“中!”閆迪、王子涵、白嘉諾、陳振偉等青年技術骨干們毫不猶豫地“應”下了。
與以往不一樣的是,這次在無人自動化生產車間,因為生產原材料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通常是遠程監控的。要深入生產線上進行設備“診斷”,就要先通過嚴格的安全培訓和專業筆試。順利拿下“筆試”過了安全關,四個年輕人帶上過濾式防毒面具進場了。
“第一天的8個小時,眼睛熏得睜不開,噪聲之中彼此交流都需要喊出來。”經過現場“把脈”,幾乎所有的力學傳感設備需要重新進行計量標定。找到“癥結”所在,王一鳴博士團隊根據生產系統特點,定制了“專屬技術解決方案”。即便是“試”一套,他們也決定連夜加工一套力學傳感器輔助校準平臺,來啃下這個“硬骨頭”。
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每一套生產系統分布4個不可拆卸的力學傳感設備,不僅要把準脈,還要把得精細,在技術方案經過模擬驗證敲定后,他們帶著“面具”8個小時, 便“試”了一套。當生產線投入材料,經過實際生產驗證,經過重新標定和校準的設備準確度,一下提升到了5‰。這一舉動讓對方技術人員從心底里認可了他們的方案和技術。
“這34套生產系統都交給你們了!”他們心頭 “總覺得差一點兒”的石頭壓了多年,終于因為這幾個“年輕伙子”而踏實落地。
從8小時到120小時,帶著“創新”奔跑!
“從以往送到實驗室標準機上進行力學設備檢校,轉變成到生產線上進行在線力學計量,不僅要技術跟得上,有量得準的實力。對不同的生產實際,更要有創新的韌勁。”對融入生產集成系統的力學傳感設備,在生產原位開展計量檢定校準,無疑是對他們生產效率和效益最有利的新方式。在對136臺力學傳感設備進行計量檢定校準中,這四個年輕人對每一套力學設備進行了連接狀況檢查和響應性能測試,對失準的傳感器系統進行重新標定、校準和驗證復核。
為了讓生產設備更準,他們不僅對常用生產需要的量程進行了校準,還決定升級對設備進行全量程校準,為生產提供更高標準的技術保障,這也是多年來,這些系統首次進行“全量程”原位在線計量校準。“高質與節約并重”,當某一系統失準時,為減少修理更新成本,他們便“揪”出失準傳感器,避免了整套傳感系統的更新。
不知不覺,就這樣“跑”了120個小時。從開始的“熏眼睛”到后面“適應了”,從“聲音沙啞”到“興奮手語”,沒有耽誤生產,而設備精度提高了。他們像馬拉松一樣,以耐心和韌勁,將計量技術創新與生產同步同頻,將計量數據融入到材料生產中。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對維修中的三套系統,他們表示,還將繼續“跑”好這場計量“馬拉松”。
青春需要激情,奔跑需要方向。看著他們臉上勒出的深痕,想起60年前在新疆羅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騰空而起,核事業科研技術工作者們,戴著口罩面具,興奮地蹦了起來!也許,這也是跨越時空的“馬拉松”默默傳承。
他們并沒有卸下計量裝備,將出發趕往另一個產業的另一個車間另一條生產線。看著他們遠去,深秋里,一場又一場計量馬拉松,在中原大地“奔忙”……(姜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