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實習記者 賈潤梅
近年來,我國以科技冬奧為引領,以技術創新促產業升級,不斷加強冰雪裝備原創性技術和核心技術創新,本土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提升,面向國內外市場,打造冰雪產品高端品牌,提升了國產化率和市場占有率。據《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后遺產報告》顯示,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2015年為2700億元,2020年增長至6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可達到一萬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3.46億。冰雪運動已經逐步成為冬季旅游的主要增長點和一項大眾化運動項目。隨著冰雪消費升溫,“冷資源”變成“熱經濟”,滑雪裝備行業也迎來風口。
眾多品牌加速布局
北京冬奧會后的第一個雪季,各大滑雪場人氣爆棚,滑雪熱直接帶動了冰雪裝備產業市場發展。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滑雪裝備行業市場發展模式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的滑雪裝備行業市場規模為32.2億元,到2020年這一數字已增至12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25%。
在此背景下,許多品牌紛紛入局。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我國滑雪相關的企業共有近6700家,2019年注冊量達936家,同比增長8%。2021年1—11月共新增1206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61%。天貓新生活研究發現,冰雪消費成為國貨新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2021年天貓商城與滑雪相關的新品牌數量同比增長兩倍,新品牌迅速崛起。其中,出身于代工廠的原創滑雪服品牌VECTOR于2016年成立,近年來脫穎而出,一度與國產新銳滑雪品牌南恩擠入“十大‘Z世代’喜愛冰雪品牌榜單”。背靠擁有16年滑雪歷史的冷山集團,GOSKI則于去年11月推出了國潮單板品牌GOSKI ORIGINALS。
安踏、李寧等運動品牌同樣沒錯過這波行情。除了上新滑雪系列產品,安踏還于2016年取得了迪桑特在中國(不包括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的經營權、2018年收購了亞瑪芬體育公司,該公司旗下擁有瑞典滑雪品牌PEAK PERFORMANCE。此外,三夫戶外、探路者、波司登也競相入局,波司登于2021年年底與德國滑雪品牌BOGNER簽署協議,以合資公司的方式在國內引入并共同經營BOGNER等品牌。
冬日新疆,冰雪點綴。滑雪場里人聲鼎沸,特色民宿客流不斷。冰雪經濟讓“貓冬”變“忙冬”。圖為滑雪愛好者在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滑雪場整理雪具。趙 戈 攝
與此同時,國外專注滑雪運動幾十年的品牌也紛紛涌入中國市場。2002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品牌BURTON,隨著中國滑雪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于2019年開始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在北京、上海等開設門店;2019年11月,美國高端專業滑雪運動品牌SPYDER宣布進駐中國市場;2020年10月,挪威滑雪運動品牌HELLY HANSEN進駐中國市場;2021年11月至12月,德國高端滑雪品牌BOGNER、奧地利滑雪運動品牌HEAD先后在北京落地首家直營門店。天貓數據顯示,目前已邀請超過50個國際品牌代理商、線下品牌入駐,并首發眾多新品。
國產滑雪裝備受青睞
滑雪裝備市場曾被國外品牌壟斷,如今這種情況借北京冬奧會的契機發生了轉變,一些新興國產品牌也得到滑雪愛好者的垂青。
色彩清新,款式新穎,一套橙色滑雪服掛在櫥窗里,讓人眼前一亮。記者走進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大都市商場發現,店內擺滿了滑雪鞋服、滑雪手套、護目鏡、滑雪板、滑雪手杖等個人滑雪裝備。“春節前生意很火,店內庫存告急,我們特意補了一批貨。”一家運動品牌店長介紹,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200多套滑雪服。另一家雪具店店長介紹說,總店一個財年銷售額高達2000多萬元,其中國產品牌銷量約占21%,比往年有所增長。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天貓體育發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趨勢報告》顯示,十大“Z世代”喜愛的冰雪品牌榜單中,中國滑雪新品牌占了6席。與此同時,國內運動品牌也銷往海外市場。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臨近2022年春節與冬奧會期間,中國滑雪用品海外銷量同比2021年增長超過60%,速賣通上的國產滑雪用品品牌商家在1年內增長了近50%。
“一套國產滑雪服價格在500~1500元,而進口則要5000元。”作為初學者,北京市高一學生吳靜認為,國產裝備的性價比高太多了。“我大部分裝備都是國產品牌,滑雪服、雪板、固定器、雪鞋、頭盔、雪鏡、手套等全套下來價格還不到一萬元。”吳靜說。
此外,一些國產滑雪裝備也更適合亞洲人。“歐洲人的骨骼構造、面部輪廓和亞洲人差別很大,很多人會發現買國外雪鏡會出現卡不住鼻子、漏氣起霧的現象。”滑雪愛好者楊先生對記者表示,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雪鞋上。“許多國外品牌雪鞋穿上后雖然內靴尺寸合適,屈膝滑行也沒問題,但直立站姿大腳趾就會頂得厲害,沒辦法站很久。這也跟人種腳型差異有關。”
加強研發提升競爭力
“雖然在滑雪服、滑雪配件方面,國產品牌嶄露頭角,但在硬核裝備的選擇上,BURTON、CAPITA等國際品牌更受歡迎。”一位資深滑雪愛好者對記者說,目前國產滑雪裝備更多以性價比占領市場,但像滑雪板等裝備,歐美品牌在設計、安全性及知名度等方面可能更有優勢,“不過對于大多數初級玩家來說,其實也體驗不出太大差別”。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滑雪裝備市場處于“混戰時期”,年輕人的加入讓國產品牌更加注重策略調整。“消費者第一次去雪場大部分是租裝備,不想花太多錢,滑過之后確定感興趣才會購買裝備。國外滑雪品牌的高價格勸退了這些年輕的初學者,他們的目標就是性價比高,兼顧顏值和功能性的滑雪裝備。”
“國內品牌的技術競爭力有待提升。”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北京冬奧會為中國冰雪運動服裝裝備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也釋放了大量紅利。但另一方面,我國冰雪文化的普及度和核心技術掌控度仍有待提升。他指出,有報告顯示,國產滑雪服、滑雪手套、滑雪眼鏡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50%、75%、73%,但由于缺乏技術競爭力,利潤率最高的“滑雪板”“滑雪鞋”以及“滑雪手杖”市場大部分被國外品牌占領。
以阿勒泰地區為主的阿爾泰山冰雪旅游帶,位于新疆最北部。阿勒泰被稱為“人類滑雪起源地”,全年雪季可達7個月,非常適合開展冰雪運動。圖為到達山頂后的滑雪愛好者,撕下滑雪板上的止滑帶,準備滑雪下山。胡虎虎 攝
一位滑雪服裝行業的從業者表示,很多國際品牌的滑雪服都在中國代加工,國內企業在技術方面沒有問題,但本土品牌規模小、附加值低。近兩年隨著滑雪運動不斷發展,國內原創的滑雪服裝品牌不斷涌現,相信通過深耕品牌獨有特點和原創設計,國產品牌市場份額會不斷提升,滑雪鞋和滑雪板等裝備市場也是如此。
零售行業專家吳大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對于國內滑雪裝備品牌而言,未來還有一場硬仗要打。“隨著滑雪愛好者增多,國外品牌專業的產品更能滿足其進階需求,國內品牌要加強研發,保持品牌在滑雪方面的專業調性。”未來中國滑雪裝備能否在行業中站穩“腳跟”,仍需品牌的努力及市場的檢驗。
消費提示
天貓運動戶外高級行業專家王小源表示:從成交量看,滑雪裝備行業有四大趨勢:單板品牌成交絕對領先,雙板需求更年輕化;一二線城市占比依舊最高,三四線城市成交和新客增速更快;女性決策領先,消費更豐富,男性消費者投入高,復購率也相對較高;25至40歲消費者占比最高,18至25歲增速最大,這也意味著滑雪裝備行業的消費者依舊以初學者為主。關于滑雪板和雪鏡的選購,專家建議:
滑雪板:滑雪板最長不超過本人手臂上舉時手腕部的高度,最短不短于胯部;長的滑雪板使用起來速度快,但穩定性好;短的滑雪板速度慢,但易顫動,穩定性低;對于初學者來說,太長的滑雪板不容易控制,轉彎較困難,不利于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彈性大的滑雪板遇到不平的雪面時不易顛簸,制動效果也較好,操作起來更容易,易于初學者更快掌握基本的滑雪方法。
雪鏡:第一是關注封閉性。全封閉型滑雪鏡的外觀類似潛水鏡,能緊貼面部,防止進風,有效保護眼睛及眼周皮膚。第二是關注防霧性。在高速滑雪的時候,鏡片起霧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就相當于開車的時候擋風玻璃全是霧氣。建議選擇帶防霧涂層的雪鏡。一般單層雪鏡沒有防霧功能或者功能很差,雙層雪鏡一般內層是防霧涂層,防霧功能較好。第三是關注鏡框材質。鏡框應該選擇TPU材質,85硬度或者90硬度的舒適度最好,具有良好的耐沖擊性。第四是關注視野。消費者應全面考慮鏡片形狀、鏡片顏色、鍍膜、透光率等問題,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選購。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