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盛開質量花
——四川省質量強省與質量提升工作回顧與展望
□ 肖學文 本報記者 龔志偉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之稱,歷史悠久、美麗富饒,始終傳承著濃厚的質量基因。三星堆、金沙遺址、交子貨幣、蜀錦、蜀道等,是同時代世界文明和質量的巔峰;戰國時期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堪稱質量典范,至今仍造福四川人民。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四川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質量強省建設,堅定不移走質量發展之路,“天府之國”成為質量發展的沃土,盛開的質量之花結出豐碩果實——質量強省建設步伐堅定、質量政策保障有力、質量提升穩步推進、質量創新層出不窮、質量成果琳瑯滿目……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凱(左前)率隊深入基層一線指導市場監管與質量提升工作。
9月1日,中國質量(成都)大會將在成都召開,這是一屆彰顯中國特色、展現四川風采的質量交流合作盛會,有關領導、外國政要、專家學者、質量工作者、企業家等中外嘉賓數千人將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大會在四川召開,既是對四川質量強省戰略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對今后質量工作再上臺階的鞭策,必將更加堅定四川走質量發展之路的決心與信心,開創四川質量工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此,回望質量征途,展望質量前程,不禁讓人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沖出盆地”的質量決心
得益于山河俊秀、沃野千里,加之人民智慧勤勞,“天府之國”歷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物質文化生活富足多樣,在歷史長河中,其質量總體水平長期處于領先地位。但當上世紀八十年代走出國門,與西方發達國家對比之后,人們才發現“天府之國”早已落伍于世界質量第一方陣。
當年,四川人口已經達到1億,是我國最重要的農業大省之一,除了“三線建設”項目,工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產品質量與市場競爭力都還不高。隨著改革開放后東部沿海省份的崛起,大量產品銷往西部地區,大幅擠壓了四川產品的市場份額。更讓人揪心的是,國外產品因其高科技與高品質,進入四川市場后“如入無人之境”,價高且俏,一部“磚頭手機”或一臺286電腦,售價高達三四萬元,堪比一套房產,高端家電市場被進口產品完全壟斷。
外部商品的強烈沖擊,致使四川許多企業因經營難以為繼而破產,大量產業工人下崗失業,不少行業到了“生存還是毀滅”的危機邊緣。
守好本土尚且不易,對外開拓更加艱難。在一次全省質量工作大會上,有位省領導激動地講,當年他帶領四川代表團赴歐美國家參觀考察時,發現好不容易出口的“四川造”服裝、日用百貨等產品連當地的商場都進不了,最后淪為廉價地攤貨,價格還不到國外同類產品的1/10。“為什么?就是缺少質量品牌!”
這真是痛徹心扉的感悟!痛定思痛,四川省吹響了向質量進軍的號角,立下了“沖出盆地、走向世界”的雄心壯志。1992年,四川省名牌戰略委員會正式成立。1993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倡導支持下,四川名牌評價工作啟動,四川成為全國率先實施品牌戰略的省份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提出“質量興川”,到2013年以來推進質量強省建設,30多年來,四川投身于質量強國的時代洪流,勇攀質量高峰,掀起了一輪又一輪質量興川、質量強省熱潮,并最終取得了顯著成效。
堅強有力的質量后盾
多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對質量工作始終“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激勵支持、保駕護航,成為質量發展最堅強有力的后盾保障。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全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精神,將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加快建設質量強省作為推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徑,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建設質量強國戰略部署與《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奮力推動質量強省建設。
積極開展第五屆中國質量獎培育推薦工作。
為此,四川省首先在政策法規、制度保障、獎勵促進等方面給予了質量工作最大支持與倡導鼓勵。四川省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質量強省的實施意見》《“十三五”質量發展規劃》《“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重要工作部署;四川省人大頒布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質量促進地方性法規《四川省質量促進條例》,在全國率先開展“質量監管 質量提升”示范推廣活動;印發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實施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構建起較為完善的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和制度機制。同時,聚焦打造“品質四川”,開展“四川省天府質量獎”“天府名品”評選認證等。目前,全省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導、部門監管、企業主責、群眾參與、社會監督”大質量工作機制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動了四川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如今,四川省總體質量水平邁入全國前列、西部前茅,有的“四川造”高精尖產品處于全國甚至世界領先地位;不少技術與產品也早已沖出國門、暢銷全球,有的甚至“沖出地球”,應用于航天航空、探月飛行等。眾多傳統特色產業,如川酒、川茶、川中藥材、郫縣豆瓣、四川泡菜等因為有過硬的質量和標準化支撐,獲得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互認,遠銷四海、名揚天下,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了優質產品的代名詞和暢行全球的通行證。
過去5年,四川省消費品質量合格率、公共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等一直保持全國前列、中西部領先位置,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營收占比超過20%,地區生產總值達5.67萬億元,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走出了治蜀興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忠誠履職的質量衛士
質量需要監督,市場需要規范。多年來,四川省質量戰線全體工作者盡職盡責、忠誠守衛,有力保障了全省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避免了重大質量事故的發生,有效維護了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與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市場監管機構改革后,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有效整合了原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職能職責,繼承發揚各自的優良傳統,實現強強組合,改“分段負責”為全鏈條監管,在質量工作上更加統一有力。四川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調動各方力量,鼓勵內外工作融合,擴大質量發展“統一戰線”,構建“政府總責、企業主體、部門監管、媒體關注、社會參與”的監管機制,連續戰勝了新冠疫情、經濟下行、高溫干旱、地震災害等嚴峻考驗,進一步保障了正常市場秩序,推動了質量提升,促進了經濟發展,強化了打假治劣,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近年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堅持“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工作思路,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圍繞全國、全省市場監管工作安排,在市場監管總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穩步推進質量發展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十三五”期間,國家監督抽查四川省產品批次合格率保持在93%左右,連續5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未發生行業性、區域性、系統性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質量發展保持良好態勢。
去年以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繼續高舉質量發展大旗,圍繞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聚焦“品質四川”,持續推動優質品牌創建;夯實質量基礎,創新建設“一站式”服務平臺;緊扣質量主題,持續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與此同時,該局把握發展機遇,積極謀劃籌備中國質量(成都)大會;立足發展大局,科學探索質量工作路徑,完成了2022年全省消費品質量合格率統計調查,持續開展質量狀況監測評價,開展四川質量狀況白皮書編制工作,開展質量競爭型產業統計分類試點工作等,在質量工作中再次取得多方面突破。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繼續健全完善質量政策支撐,全力高水平承辦中國質量(成都)大會,推進質量發展創新突破“揭榜掛帥”工作,持續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質量品牌創建工作,持續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夯實質量發展基層基礎,高標準推進質量考核工作,加強缺陷產品召回管理等。
同時,四川省市場監管系統一如既往當好質量衛士,提高質量監督抽查覆蓋率,開展質量問題“清查”行動,加大打擊假冒偽劣執法力度,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執法隊伍隨時整裝待發,12315平臺24小時傾聽群眾呼聲。在“春雷行動2023”活動中,四川省著力整治藥品、食品、重要工業產品質量、特種設備、知識產權侵權假冒和擾亂市場秩序等領域違法行為,共開展協作執法2542次,開展行政指導、行政約談3202次,查處案件3.4萬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335件,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掛牌督辦案件52件,其中聯合公安廳掛牌督辦案件5件;突出查辦了一批有影響力、有震撼力、有威懾力的大要案件,并向社會公布了多批重點整治領域的典型案件,充分體現了“護民生 保安全 助力高質量發展”行動主題。
齊心凝聚的質量合力
質量工作千頭萬緒,涉及社會各界。
為更快更好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四川省十分注重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積極投入到質量強省建設中。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職責,統一組織調度,強化協同監管,加強智慧監管,建立全省統一的質量數據大平臺,打破省級各部門、地區間信息壁壘,促進跨區域、跨部門質量協同監管,并得到各部門、各市縣、各方面的積極回應與踴躍參與,全省質量浪潮風起云涌、方興未艾,形成強大合力,推動質量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
在制定加快建設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過程中,相關的39個省級部門都十分重視、認真研究,結合自身職能職責提出了意見建議;在2022年全國“質量月”活動中,17個省級部門齊心協力、積極參與——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開展了“中國品牌日”四川系列活動,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召開了“四川省工業質量標桿經驗交流現場會”,省教育廳啟動了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教育裝備質量抽檢監測工作,省公安廳重點開展打擊侵權假冒犯罪行動,省科技廳組織實施省級科技計劃質量標準技術項目,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開展質量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省農業農村廳開展農資質量提升行動等。
今年的全國“質量月”即將到來,四川省各地各部門正提前謀劃、精心組織,決心乘著中國質量(成都)大會的東風,讓“質量月”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卓有成效。
在質量強省建設與質量提升行動中,四川省各市(州)、縣(區、市)萬眾參與、你追我趕,21個市(州)、181個縣(市、區)全面開展了“質量強市(縣)”活動,表彰獎勵質量先進典型,真正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此外,各地還因地制宜、各展所長,創造出許多好經驗好方法,有的還成為全國率先或領先之舉,營造了“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成都市秉持“質量至優 誠信至上”的質量精神,將首席質量官相關工作寫入《成都市聚焦產業建圈強鏈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了“1+1+N”(建設1個基地、組建1個聯盟、形成N個配套機制)的首席質量官培育機制。截至2022年12月,該市共有1831名企業質量負責人獲得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結業證書,其中1/3走上了企業領導崗位,在企業質量提升、質量標準把控、質量文化創建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為將品牌“軟實力”轉化為金融“硬資產”,眉山市積極探索品牌價值的金融應用,用品牌為企業提供融資增信和融資優惠,試點推出20億元信貸規模的“眉州質量貸”,是以金融手段支持質量品牌建設的創新之舉,打造出新時期品牌價值應用的“四川樣本”。2022年8月,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與眉山市有關負責人共同啟動發布“眉州質量貸”,并成功發放額度為8800萬元的四川省首筆“質量貸”。
攀枝花市把打造“攀@果”區域公用品牌作為全市農產品質量提升行動重要項目,以標準引領、數字賦能、品牌加持,實現“攀@果”品質、品牌和效益三提升,有效助力鄉村振興。據統計,2022年,“攀@果”旗下產品種植面積8萬公頃、產量65萬噸、產值50億元,惠及5萬余戶種植戶,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發揮重要作用。“攀枝花芒果”“米易枇杷”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打入國際市場。
為更好推動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瀘州市委市政府圍繞“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在四川省率先設立質量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質量提升、品牌培育等專題項目。下一步,瀘州市還將出臺專項資金使用配套細則,同時推動各區縣建立質量獎勵機制,多元化、多層級深化質量強市工作。
與此同時,樂山市“一站式”服務筑牢企業安全防線、內江市推進“甜城質量貸”、巴中市恩陽區探索“1+2+N”一站式服務模式、德陽市標準引領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自貢市精準幫扶小微企業質量提升、甘孜州擦亮質量成色助力牦牛產業集群發展等經驗做法,均取得明顯實效,被四川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列入質量工作典型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學習。
自覺擔當的質量責任
企業是產品的生產者,是質量主體責任人。
在質量強省建設進程中,四川省企業界深刻認識到,質量品牌是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撐,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體現。為此,許多企業推廣建立卓越績效、精益管理等先進企業評價制度,各行業協會也不斷加強行業自律,完善品牌培育和管理體系。企業自覺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以質量增效益,樹立質量領先的四川品牌形象,不少企業已經打造成為質量標桿企業。在質量提升行動中,全省5000多家重點骨干企業均踴躍參加,在企業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也創造出大批先進經驗成果,成為了質量興川的脊梁,彰顯了產業主力軍的質量責任與擔當。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是我國現代化殲擊機、無人機設計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多型號研發過程中,逐漸構建了“611”(即“6+1+1”)質量管理模式。“611”質量管理模式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鮮明的中國質量管理特色、很強的科學適用性、很高的可復制性和可推廣性。611所也由此獲得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以及第三屆中國質量獎。
獲得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通威集團,是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40多年來,通威集團堅持以全球視野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推動品牌建設全方位融入企業發展過程,在實現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協調發展的同時,品牌知名度、美譽度、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也不斷增強,有力支撐著公司持續穩健發展。2023年,通威品牌價值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013億元,蟬聯全球水產和光伏兩大行業第一,成為全球光伏行業首家世界500強企業。
四川航空公司始終聚焦“以質量提升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堅持“以航空安全為底線、以航班正常為核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質量服務理念,從“安全質量控制”“供應鏈質量管理”和“客戶服務質量信息反饋”等多個方面著手,建立可追溯、可控制的餐食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核心競爭力,3次蟬聯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榮獲四川品牌價值標桿企業等榮譽。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現有員工1658人,是全球最大的麻醉手術中心之一,以“‘零失誤’為核心的全程守護華西麻醉管理模式”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目前,歐美發達國家醫院麻醉相關死亡率標準是1/20萬,而華西醫院卻做到了小于1/100萬,已連續7年“零失誤”,麻醉質量遠超歐美發達國家,做到了讓人驕傲自豪的世界第一,直接詮釋了“質量就是生命”。
與此同時,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均通過實施卓有成效的全過程質量安全管控贏得了快速度高質量發展,唱響了“四川造”品牌,也樹立了行業品質標桿形象,獲得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四川省天府質量獎等榮譽。
在質量品牌建設過程中,絕大多數企業雖然不能獲得榮譽稱號,但一直在努力加快追趕標桿的步伐。一些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在品牌創建過程中,質量意識提高了、質量管理加強了、產品質量提升了、企業效益增加了,這才是他們追趕的目的與最大的收獲。
百花齊放的質量成果
耕耘澆灌,質量花開。經過長期不懈的奮斗,如今,四川省質量強省戰略與質量提升工作碩果累累、成效斐然:
——高位統籌完善政策機制。堅持以法治為基礎、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參與統籌推動質量工作,構建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和制度機制。綿陽市、成都市青羊區獲國辦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督查激勵,成都、宜賓、瀘州3市被授予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稱號,成都市成為西部地區唯一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城市。
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川質通”開通儀式。
——質量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全省消費品質量合格率、公共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等始終保持全國前列、中西部領先位置。2022年全省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提升至93.21%,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重大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質量整體水平持續穩定,消費市場秩序和消費環境持續改善。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等領域“四川造”產品享譽國內外。
——質量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建成運營全省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川質通”),集成度全國領先,累計為全省企業開展服務16.8萬余次、培訓企業質量人員53萬人次、解決質量問題9300余個,為企業節約成本1.8億元。建成國家級質檢中心32個、國家級計量技術機構4個,主導(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30余項,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373項,3.6萬家企業獲認證證書12.19萬張。大力實施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培訓企業首席質量官4900余名,3000多家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崗位。
——質量品牌矩陣逐步形成。建立完善國家、省、市三級政府質量獎培育評選機制,共培育中國質量獎2個、提名獎15個,居西部第一、全國前列;評選四川省天府質量獎(四川質量獎)46個,培育老字號品牌125個(含中華老字號48個)、建筑工程魯班獎31個,命名天府旅游名縣39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居全國首位。
前景無限的質量未來
當前,世界形勢風云變幻,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質量領域既有合作機遇,也有競爭挑戰。對此,四川省堅信“打鐵需要自身硬”“發展才是硬道理”,決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譜寫出質量發展更加壯麗的新篇章。
當前,四川省正厲兵秣馬,邁上質量新征途,發出質量最強音,抓緊實施《四川省“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強傳統產業質量提升的同時,更加注重新科技、新業態、新能源、互聯網等領域,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與質量幫扶力度,強化質量發展重點項目支撐,推動品牌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優化質量考核工作……以質量、技術、標準、品牌、基礎、監管為抓手,創造出更高質量的產業、產品和服務,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好效益發展。
質量征途,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重溫不懈奮斗,展望更美畫卷,我們堅信,在未來的質量工作中,四川省一定能再接再厲、再創輝煌,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和幸福感,為質量強國與新時代治蜀興川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質量報》【中國質量(成都)大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