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心帶回家
——第28屆老北京年貨大集現場見聞
□ 本報記者 何 可
“這兒的大集,有年味兒。”北京農展館的廣場上,幾位阿姨手提著臘肉、包里卷著春聯,滿載而歸。“上星期我剛來過,今天喊上街坊鄰居再逛一遭。”
2月1日,已經開市半個月的第28屆老北京年貨大集,依舊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掀開門簾,走進場館,水產的鮮香、炒貨的酥香、調料的辛香撲面而來,吆喝聲、還價聲、收款到賬聲此起彼伏。在逛大集、買年貨、尋年味中,一股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息”被點燃。
“老板家有礦,不嘗白不嘗……”在一家銷售新疆手剝椒鹽核桃、和田雪棗的攤位前,6位身穿唐裝、頭戴花帽的伙計,正賣力地吆喝,招呼消費者隨意品嘗。
與其異曲同工,大集上幾乎所有可即食的商品,都主打一個“先嘗后買”。在山西老陳醋攤位前,李師傅和伙伴們拿起醋提子,不停地往一次性杯子里舀醋,招呼過往的顧客品嘗,標價160元/千克的紫桑葚醋,一次就裝上小半杯,絲毫不計成本。來自山西的孫巖石老先生說:“這個醋一聞味兒就正宗,喝一口,舒服。”
李師傅說,先嘗后買不只是招攬顧客的手段,更是對自己產品品質的自信。“現場所有的醋,都是真材實料釀造,吃著放心。”
七寶齋的特色牛羊肉攤位,正對著大集展廳的門口,被消費者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現場銷售人員說,開集以來,生意一直不錯。被問起吸引消費者有什么“竅門兒”,他指著攤位背景板上的企業介紹對記者說:“看到沒,我們以‘嚴選食材、品質至上’為原則,以‘做良心企業、賣放心食品’為理念。質量好,客自來。”
記者注意到,大集的每個攤位都在顯著位置張貼著營業執照和投訴熱線電話號碼,一些經營食品的攤位,還張貼著食品經營許可證,以及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如果因產品質量問題或價格欺詐被消費者投訴,經查實后,商戶將失去下一年度的參加資格。”大集組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張貼投訴熱線和相關執照信息,是組委會的統一要求。開集半個月來,投訴熱線收到的投訴很少,各攤位經營非常規范,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15元一碗的茶湯、76元一千克的查干湖冬捕魚、100元3只的南京鹽水鴨、56元一千克的天津黑芝麻片……大集上新味道、老味道,新記憶、老記憶交相輝映,拌濃年味。據大集組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老北京年貨大集已經舉辦了28屆,1993年首屆大集展區只有2000平方米,現在在農展館11號館開展,展區增至8000平方米,攤位有400多個,吸引上千家企業、上萬個品類參展,不僅讓消費者能夠“一站式”購齊年貨,把年味兒帶回家,還讓消費者放心購物,把安心帶回家。
《中國質量報》【新春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