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中國
從第二場“部長通道”感受中國高質量發展底氣
□ 本報記者 何 可
“看看今天外面的天空,瓦藍瓦藍的,PM2.5個位數,說老實話,我站在這里,心情也放松了不少。”3月8日的北京,碧空如洗,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笑答記者提問。
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達六成;重污染天數大幅削減、優良天數大幅增加。“我們將以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黃潤秋說。
環境改善可知可感,工業進步更加可敬可佩。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工業化顯著加速,形成了全、多、大、強的獨特優勢。我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的全部工業門類,在全世界500種工業品種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的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我國制造業規模在全球占比30%以上,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通信網絡設施,5G基站已達338萬個……
“當然,目前我國工業還處于由大向強、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還有很多短板弱項要解決。”金壯龍說。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們有信心立足基礎、抓住機遇、攻堅克難、加快發展。
工業領域締造了無數個第一,交通領域也不遑多讓。據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介紹,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還有郵政快遞網、世界級的港口群。2023年,平均每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1.6億人次,每天全社會的貨物運輸量超過1.5億噸,每天有3.6億件的快件被攬收……人們足不出戶即可買到全球好物,智能化和數字化的運輸服務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貼心”。
質量和標準工作與人民生活、社會生產息息相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據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介紹,2023年,我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5.21,新批準發布國家標準2902項,主要消費品和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6%。這些成績的取得,標志著我國質量和標準化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羅文表示,今年將繼續抓好《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落地落實工作。在質量支撐方面,遴選一批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充分發揮質量在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中的作用;啟動一批質量強鏈標志性項目,充分發揮質量在支撐產業健全強鏈中的作用;培育一批質量強縣、強區、強鎮,充分發揮質量在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在標準引領方面,發揮標準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中的牽引作用,發揮標準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的保障作用,發揮標準在支撐產業穩鏈中的基礎作用。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