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如何走好“出海”3.0階段
——訪全國人大代表、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新品事業部部長田際群
□ 本報記者 何 可
走過產品出海的1.0階段、企業出海的2.0階段,“中國制造”即將步入品牌“出海”的3.0階段。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彰顯了中國持續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
“中國制造”如何走好“出海”3.0階段?作為中國制造業“名片”的軌道交通產業給出了答案。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新品事業部部長田際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軌道交通產業“走出去”,離不開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
近年來,我國軌道交通產業憑借著理念、標準、技術和產品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優勢,成功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裝備”“中國方案”“中國標準”“中國速度”,將“中國制造”的品牌效應持續放大,樹立了優質、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
據田際群介紹,目前,我國軌道交通產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研發、制造和服務全產業鏈體系,高鐵運營里程和城市軌道線網規模居全球第一,具備了進一步加大“走出去”步伐的堅實基礎。以湖南株洲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為例,這里擁有全國規模最大、鏈條最完整、生態最完善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鏈上聚集上下游企業近400家,實現了“一杯咖啡的工夫集齊一臺電力機車的上萬個零部件”。
“然而,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我國軌道交通產業‘走出去’目標面臨一些困難挑戰和風險隱患。”田際群說,一方面,檢測試驗認證體系無法適應產業更新迭代及產品“走出去”的需要,目前,400km/h高鐵、250km/h貨運動車組、600km/h高速磁浮、3萬噸重載列車等新車型和新裝備缺少檢測試驗認證場地;另一方面,部分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支撐不足,原創技術能力和制造工藝存在短板,高端芯片、工業軟件等底層技術創新尚未自主可控。最重要的是,制定國際標準規則的話語權有待提升,目前國際軌道交通行業普遍使用歐美標準規則,我國國際標準軟實力仍在建構中。
“建議加快軌道交通檢測試驗認證體系建設,支持株洲建設國家軌道交通綜合試驗基地。”田際群說,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鐵路局等部門應加快完善軌道交通行業標準與驗證體系建設,組織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支持國家先進軌道交通綜合試驗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同時,持續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鐵路聯盟(UIC)等國際組織的溝通交流,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精準對接國外客商,深化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系統、主機、零部件和技術服務等各領域合作,擴大軌道交通產業“國際朋友圈”。
《中國質量報》【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