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雅臣 本報記者 徐建華
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旅游住宿的需求日益細分。從偏遠山村的田園風光到都市邊緣的藝術空間,各具特色的民宿逐漸成為旅游,尤其是周邊游的重要入口。節假日期間,一、二線城市周邊民宿“高價秒沒”已成為常態。
旅游業復興帶火民宿市場
中國旅游研究院今年2月發布的《2023年中國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2024年發展預測》顯示,2023年,旅游市場和旅游產業鏈得到明顯修復,全國國內旅游人數和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倍,恢復到2019年的8成以上。預測2024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數將超過6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有望突破6萬億元。
在安徽省廬江縣鮑店村,錯落有致的山村田園風情民宿與綠水青山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鄉旅畫卷,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休閑度假。 巢志斌 攝
隨著旅游業態逐步恢復,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加入民宿行業“淘金”。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民宿相關企業19.7萬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53.3%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成立于1年內的相關企業占比34.7%。對此,長期專注民宿旅游研究的北京交通大學博士高大有表示,民宿企業數量的增長與政策紅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支持民宿行業發展的措施和行業標準,在推動民宿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2023年開始,我國民宿供給快速增長,目前在線房源數量已較2019年高出許多。
途家民宿發布的《2023年民宿行業發展觀察》也顯示,2023年服務平臺新房東數量比2019年增長77%,熱門城市預訂量比2019年增長1.2倍。據北京匯力美山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芳如介紹,她開民宿的初衷是,滿足追求微度假、短暫放松又不完全脫離工作的中高端人群的度假需求。她表示要立志做高品質民宿產品。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民宿經營已經成為以尋求經濟收入為主,兼具復合性目的的商業形態,且能提供靈活就業方式。
民宿行業供給量的大幅增加,離不開消費者旺盛的需求以及市場的變化。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酒店,蘊含人文氣息的民宿更具有溫度和特色。隨著多元化成為我國民宿市場發展主流趨勢,更多的細分賽道和更龐大的市場需求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資本加入到民宿陣營,使得民宿市場逐漸變得火熱。
目前國內民宿市場中,既有愛彼迎這樣的海外產業巨頭,又不乏攜程、途家、榛果民宿、自在客、小豬短租等眾多本土知名企業。上市企業中,三特索道、麗江股份、西安旅游等多家實力企業在民宿業展開布局。更多的品牌、更多的業態、更多樣的經營模式,也讓整個民宿市場產業鏈不斷延伸。
要情懷更要守規矩
旅游資本的注入助力民宿行業不斷擴張,使得原本就火熱的民宿市場愈發繁榮。然而,隨之而來的投訴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每逢假期,漲價、網紅“照騙”、衛生服務差等,成了一些民宿繞不開的“標簽”和網絡熱搜話題。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有從事民宿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坦言,民宿與酒店不同,門檻較低,資本、OTA(在線旅游)巨頭和房東個體的涌入,導致市場亂象叢生。
“缺失監管立法是導致亂象的重要原因。”浩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任永東律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民宿行業中出現消費者權益未得到保障、城市民宿引發鄰里糾紛等問題的根源,在于法律對民宿的規制不足,地方管理規定存在缺位,導致各地對于民宿監管尺度模糊不清。《旅游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城鎮和鄉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游經營,其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但目前針對民宿制定管理辦法的僅有廣東、浙江、江蘇等地,更多地區尚未制定統一規定。這無疑增加了行業監管的難度,也對民宿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
“行業規范的缺失與情懷營銷的泛濫也日益成為這一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林芳如表示,一間有情懷的民宿,能讓人感受到主人的熱情與用心,體驗到當地的風俗習慣,從而留下難忘的旅行記憶。但是,情懷并不是無序發展、無視規則的借口。情懷的背后,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行業規范來保障。對于民宿行業來說,規矩意味著標準化的服務流程、明確的安全衛生要求,以及合理的價格體系。這些規矩不僅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促進民宿行業的優勝劣汰和有序發展,任永東律師建議,首先要加強城市民宿地方立法,引導民宿業合法、合規運營。其次要健全市場監管體系。政府各部門應加強溝通和協作,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同時也要依托中國民宿行業協會、地區性的民宿行業協會等引導和規范行業發展。而作為民宿經營者,應健全并落實安全管理制度,提供真實、準確的旅游服務信息,不進行虛假宣傳。
有特色更要有品質
隨著國內民宿供給的迅速上升,同質化競爭也愈演愈烈,為此,民宿經營者們也在思考轉型。高大有分析,民宿行業在中國發展了十余年,已經結束了野蠻生長,開始了與酒店的差異化競爭。很多追求品質的民宿在營造好的住宿環境之外,著力推出多元化品質服務和特色體驗產品,讓“民宿+”模式助推民宿行業發展。
在途家民宿平臺上,2023年整院兒、多居民宿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兩倍,帶有私家花園、陶藝手工、趕海、種植體驗等標簽的民宿預訂量攀升90%~230%,平臺特色房源、體驗化服務標簽數量顯著增長。
“消費者住民宿更加追求住得更好、體驗更豐富。攜家帶口、朋友聚會,或以休閑放松、感受當地民俗風情等為目的旅游更偏好民宿。”林芳如表示,民宿服務還是要以人為本,民宿經營者應更加注重“房東文化”帶來的特色體驗,突出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務。此外,要注重持續提高民宿產品品質和服務,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據業內人士介紹,房東的持房量也在慢慢變化,由早期的獨立房源居多逐步發展為與多套房源各占半壁江山,部分房源也正在向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邁進,這足以證明國內民宿市場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與酒店相比,特色和品質也是民宿的核心競爭力。青島大學質量與標準化學院教授商曉婷指出,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住宿業的繁榮,人們對酒店的需求不再是基本的住宿需求,而是更加追求品質化的住宿體驗。
雖然酒店在硬件上能提供基礎服務,但是由于缺乏人文因素,難以滿足現代消費者的深度體驗需求。而民宿除了能提供基本的干凈、整潔、安全、誠信等服務,其真正的價值在于人文因素。“房東文化”使得每次入住都成為一種豐富的體驗。“民宿在硬件配備和軟件服務基本滿足住宿要求的同時,也應著力于給用戶提供區別于酒店的特色個性化體驗。”高大有說。
“如果說2023年是民宿品質化元年,那么2024年民宿市場將行駛在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途家民宿首席商務官劉楊研判2024年民宿市場發展的大趨勢時表示。她解釋說,2023年國內民宿市場整體復蘇趨勢是呈波動狀態,“五一”、暑期、“十一”等熱門節假日期間旅游市場爆火,在某些“冷門”出游時段熱度快速下降。隨著經濟逐步恢復,整個民宿市場復蘇進程會更加平穩。伴隨著民宿平臺特色、體驗類內容趨于成熟,消費者的心態也會愈發平穩,2024年民宿市場的發展將穩中向好。
消費提示
民宿消費者通常會遇到簽訂的合同不利于消費者、預訂民宿房屋卻無法入住、預訂民宿與描述差距較大以及民宿經營管理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等問題。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民宿時,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保障自己的權益。
1.注重審核民宿經營管理者資質。建議消費者支付房費前要求民宿經營管理者提供資質證明,如營業執照、相應許可證等,并核實。如果目的地是旅館業覆蓋率較低的鄉村地區,應當首先選擇鄉村民宿證照完善的民宿店家。如果目的地是旅館業覆蓋率較高的城市地區,則應當盡量選擇監管措施相對完善的傳統住宿場所。
若選擇城市民宿,則應當事先確認民宿經營者是否在當地公安機關或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進行過備案;對住宿人員的身份登記信息是否完善;消防及衛生等條件是否完備等,盡量避免潛在住宿風險,保障住宿安全。
2.謹慎審查簽訂的合同條款,必要時可主張條款不成為合同內容或無效。消費者需要注意合同中存在的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民宿經營管理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民宿消費者應當及時與民宿經營管理者、民宿短租服務平臺協商,同時確保對自身權利范圍和救濟方式的知曉。
3.認真核實民宿情況。消費者在辦理入住時若發現無法入住,或實際情況與民宿經營管理者、民宿短租服務平臺所描述的存在較大偏差,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時,享有合同解除權,民宿經營管理者應退還定金并賠償消費者由此造成的損失。
4.固定證據,積極維權。消費者應具有證據意識,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從預訂民宿開始,消費者與民宿經營管理者、民宿短租服務平臺的溝通交流均須書面留痕。若入住后發現宣傳嚴重失實的,要注意保存訂單編號、支付憑證、宣傳資料、入住照片等證據材料,及時通過市民熱線、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