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白酒二哥五糧液股份公司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29.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61%;凈利潤41.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84%。財報顯示,2021年1-9月五糧液營收497億元,同比增長率17.01%,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73.27億元,同比增長19.13%。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的快速增長。
這是五糧液連續23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多年來五糧液一直保持快速、穩健的增長勢頭,與白酒帶頭大哥茅臺追得很緊。錢多多的五糧液每年手握百億利潤,在白酒行業之外尋求更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投資,布局多元化大戰略。
此前有報道稱,據五糧液集團2020年12月18日透露,2020年前11個月收入突破1100億元,上市公司五糧液股份預計全年營業收入572億元。這意味著五糧液集團的主要營業收入超過600億元來自非酒業務,也就是說營業收入55%以上是多元化業務。
五糧液高管曾不止一次向媒體表示,只有通過多元化,五糧液才能做大。顯然,五糧液擴張占大頭的在多元化的非酒業務,目前已形成以酒業為核心,汽車、造紙、金融、健康、航空五大板塊的業務結構。
2020年雖然整個中國經濟因為受到疫情沖擊,GDP增長減速,但五糧液的多元化布局卻意氣風發,捷報頻傳。
2020年1月,五糧液集團現代裝備產業示范基地開工,正式進軍航空及綠色動力產業。2020年11月,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五糧液集團成為宜賓商業銀行第一大股東、入股四川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第四大股東,全面殺入四川金融市場。
精彩的還在后面。2020年12月20日左右,四川航空集團增資擴股簽約儀式低調舉行,五糧液集團拿出50多億元增資川航集團,占據川航集團34%的股份。在此之前,川航集團為四川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趁著疫情之下民航企業的旅客上座率低、家家虧損缺乏資金的慘淡困難之際,財大氣粗的五糧液挾巨資而入,標志著五糧液正式涉足航空產業,為它的多元化戰略五大板塊之一航空板塊落地,拿下一家優質的航空資產。
然而事與愿違,五糧液進軍民航業卻坎坷不順。
近日,從民航業航旅圈爆出消息,時間過去近一年川航股份并沒有從川航集團拿到五糧液注資50億元。
令人費解的是,航空公司虧損加劇,各家航空公司都在四處找錢硬挺;同樣已是四面楚歌、嗷嗷待哺的四川航空,遇到大金主五糧液提供50多億元真金白銀來輸血,怎么落實不下來?究竟是什么在中間阻隔?
中國質量新聞網就此疑問請教一位航空業資深專家。專家解釋,“問題不出在川航集團,而是川航股份有著復雜的股權結構。大股東川航集團和二股東南航持股比例為40%和39%,幾乎不相上下,另外東方航和山東航空各持有川航股份10%。由此可見,川航股份的股權分散,誰都沒有絕對控股也就沒有絕對的話語權。這樣的股權結構遇到重大投資決策,涉及股東核心利益,各家有各家的利益訴求,往往很難協調。川航集團對川航股份單方面增資50多億元,需要得到其它股東的同意。其他股東如果同意川航集團一家增資50億元,必然帶來川航集團在川航股份的股權比例增加,其他幾家股東的股權比例稀釋。但其它股東如果不希望股權比例被稀釋,那么就要同比例增資,但長時間疫情已經造成民航業全行業巨額虧損,每家航空公司都艱難度日,南航、東航、山航自顧不暇,沒有資金和川航集團一樣按比例增資,但又不希望川航集團通過增資獲得對川航股份的絕對控股改變此前的股權結構,那么川航集團注入50億元川航股份的這條路很難走通。據此看來,川航集團此舉應是還沒有得到其它股東的同意,才止步不前擱淺下來。 ”
現在很難說五糧液進軍航空產業折戟失敗,但至少可以肯定,五糧液進軍航空產業已然受阻。那么最終結局,是如五糧液所愿成功切入航空業?還是敲不開航空大門抱憾離場?只有讓時間來給出答案。(繆舢)
(責任編輯:崔立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