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8日訊(記者李冬陽)4月6日至8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以線上會議形式召開,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40余位報告人與全國食品科技工作者相聚“云”端,16場“云”論壇從多角度聚焦科技前沿與熱點,助推食品工業轉型升級。本次年會由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食品學會聯合津京冀13家單位共同承辦和協辦。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4萬億元,同比增長12.05%,食品工業對國內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食品行業也面對著一些困難和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在4月6日舉辦的本次大會的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在致辭中特別對食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以解決人民吃好飯問題為初心,潛心鉆研未來食品。細胞培養肉研究已在中國起步并初獲成果;去年在淀粉領域實現突破,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但更要思考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在未來如何利用高科技去解決,需要科研工作者全力探索。
二是以學科交叉打破壁壘,用跨界思維實現創新發展。作為應用學科,食品學科不是單一的科學研究,既需要在食品這一個學科縱向深耕,又要同時在多個學科間橫向遷移,更需要科技界與產業界的有效對接。
三是在科研的道路上要永葆探索精神。希望食品科技工作者不論何時都要保持一顆初心,保持自己的探索精神,科研道路上就有了無限的可能。
四是行業的科普宣傳,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希望食品科技工作者在教學、科研的同時,做好科普宣傳,表達科學的真實;食品企業也要從自身做起,共同維護行業的生存環境。
五是關注中國食品工業健康轉型中的“頂層設計”。在當下食品行業健康轉型的重要時期,食品的“三減”與新一代健康食品的“加”應該并已經形成雙輪驅動的格局,科技界應形成共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陳堅圍繞“未來食品:機遇與挑戰”展望未來食品發展。陳堅表示,要大力發展替代蛋白,如微生物蛋白、微藻蛋白、昆蟲蛋白等。以合成生物學、物聯網、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納米技術等為技術基礎的未來食品,將有效解決食物供給和質量、食品安全和營養、飲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問題。
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所長馬延和分享了“人工合成淀粉”的相關研究。馬延和認為,隨著人類對糧食需求的增加,農業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是科學家多年來的夢想,合成生物學的發展,為復雜有機分子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依賴植物,在車間從頭合成淀粉,是顛覆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的重大變革,將使人類擺脫對土地的過度依賴。”馬延和對“人工合成淀粉”的進一步研究充滿信心。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在“中國的營養問題與食品產業的發展”報告中表示,應以科學評估為基礎,合理膳食為措施,全民健康為目標,通過食品載體,倡導健康飲食習慣,強化食品營養科技創新,促進營養健康產業發展,提升食品健康內涵,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健康需求。新型營養健康食品需要對標需求,品類多元化發展,打破傳統壁壘,擴大產品覆蓋人群。增加食品的健康內涵,科學加入有益于健康的食品組分,改善國民亞健康狀態,促進公眾健康水平。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校長路福平在“傳統發酵食品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中表示,泡菜、醬油、食醋等我國傳統的發酵食品原料來源多樣,制造、貯存過程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影響因素眾多。這些食品存在的共性問題是自動化程度低、過程控制受限、風味及健康因子研究不足等。破解這些問題,需要以風味和健康為導向,以科技為驅動,搭建高效智造生產平臺。利用多組學、系統生物學等技術理論,系統解析傳統釀造機理,明確關鍵微生物在原料利用、營養與風味物質代謝、發酵過程調控等方面的作用機制,利用現代發酵調控技術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產品品質。
(責任編輯:陸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