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魯振旺在微博上爆料,某公司花十萬尋找“找茬大師”,以發現自己服務中的缺陷,不是一共十萬,是一個“茬”最高十萬。
要求很奇葩!愛挑刺、斤斤計較、脾氣火爆、火眼金睛、好奇心強、刀子嘴豆腐心……網絡頓時一片沸騰,很多網友表示自己是處女座,每一條都很符合,還有網友表示,這些條件簡直就是自己老婆量身定制的,網友們熱情地參與了對這則消息的各種惡搞。
拋開傳播不談,很顯然這是一家公司通過網絡的形式,展開的服務質量提升活動,說白了,就是公司花錢找人“罵”。
這樣玩,其實風險不小。把公司最見不得人的缺陷,拿出來接受全體用戶的監督,這本身就頗具勇氣,而愿意花錢來找罵,還需有點坦蕩的精神,扒了衣服讓你瞅。要知道,很多用戶會為了找茬而找茬,沖著獎金很多原本可吐可不吐的槽都會吐過來,以這種方式來營銷,結果只能是一種災難。
在傳統的思維中,公司的“茬”可以在內部大書特書,服務創新、細節主義、完美體驗,一直都是公司管理中很重要的部分。任何公司都有服務部門,都有用戶服務通道,每天都會接收到來自用戶找的“茬”,一般的做法是,盡量把“茬”消滅在生長的地方,不要擴散。
在公眾用戶層面,“茬”的存在就是威脅,一個“茬”被放大了,就有可能影響無數個用戶的體驗。因為在找茬運動中,“茬”本身會有放大效應,1%的用戶感知到了,會影響99%的用戶。只有真正從內部組織到終端服務,都做好了充裕的準備,才敢于接受用戶的挑刺。
十萬買“茬”,是不是公司不知道“茬”在哪里?顯然不是,公司的任何一個高管,只要愿意花半天時間,去接聽客服熱線,公司產品和服務上最薄弱的環節立馬就清晰明了。
在我看來,十萬買“茬”,買的既不是一次營銷機會,也不是“茬”的發現之旅,而應該是公司內部的緊迫感與服務意識。
這讓我想起十年前我工作的報紙,被讀者廣為詬病的就是錯別字連篇,一篇文章錯別字連篇,別管你做新聞是如何嚴謹,給人的印象都是公信力下降。
報社想了很多辦法,流程創新、獎懲措施什么都試過了,收效并不大,小紕漏總是從意想不到的角落里蹦出來。
有一次,總編痛定思痛,開會的時候宣布,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有讀者發現錯別字可打電話反映,第一個發現的讀者可以得到一萬元獎勵。
那一期的報紙,一個錯別字都沒有出現。而且從此之后,極少見到錯別字。
為什么?因為編輯們在“萬元找茬”之下,壓力空前的大,沒有人愿意因為自己的一個別字,第一個讓團隊產生“萬元損失”,于是大家以發自靈魂深處的認真,來面對哪怕是來自角落里不經意的“茬”。
所以說,在我看來,這家公司十萬買“茬”的真正動機,在于給內部制造壓力,逼迫自己為用戶提供完美的服務。你想想,整個公司在搞找茬大賽,好死不死你負責的版塊被評為年度大茬,公司要為你們的愚蠢額外付出十萬元“找茬獎勵”,用戶在奔走相告你的大“茬”,媒體也在津津樂道你的大“茬”。
你臉上掛得住嗎?想想都可怕,趁早把事情做好,不要淪為大“茬”得主。
這家花十萬找“茬”的公司,到底會是誰?我對這樣一家有點憨厚又有點誠懇的公司,突然增強了很多好感。大家都在猜測,我們不妨從幾個角度縮小范圍。
首先得是土豪級公司,一個“茬”就愿意付十萬,怎么著也得準備承受100個“茬”的成本吧?要不然找茬運動還不成了最大的茬了?所以說這家公司極有可能已上市,或者具備上市級公司的規模,起碼不會是初創公司,不然很難有這么大的投入。
其次,應該面向公眾開展服務,甚至于公眾生活息息相關,一家面向企業做服務的公司顯然也沒有面向公眾找茬的必要。這條說了等于白說,太多了。
第三,重視用戶體驗和服務,以這么高的成本來征集用戶的不滿,對于用戶體驗的追求已經很極致了。貌似更難鎖定目標了,所有公司都會標榜自己注重用戶體驗,但是實際如何真的很難評價。
第四,我想這家公司應該不是每天把互聯網思維掛在嘴上的公司,總體風格應該偏務實。我想怎么也不會是小 米或者360,因為這些公司玩得會更無節操,或者更看重以小博大,更在意“吸睛”,更多是向外,而這家公司的目的許多是向內的。我想有可能是“企鵝”,因為騰訊有時還會玩點守拙的東西。當然,我覺得更可能的是,華為?蘇寧?海爾?嗯,貌似都有可能,很難猜,不過很有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