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醫訊 4月9日,一場題為“中國中醫理論與實踐創新發展”的專題研討會在西安西北大學舉行,本次研討會在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和國聲智庫的指導下,由陜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研究院和陜西省文化軟實力研究會聯合主辦,并得到中國網中國中醫的大力支持。研討會吸引了來自陜西、北京、河南的中醫藥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和醫務工作者近四十人參加。
會議圍繞中醫藥傳承和創新的關系、健康和疾病的關系、理論和實踐的關系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中國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吳斯全副理事長首先對研究院的發展方向進行了闡述,要求研究院立足于中醫藥哲學思想,研究臨床實踐總結,合作中醫藥科研人才,進行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研究藥材資源的合理開發,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研究院執行院長賈宏雄在發言中談到“傳承就必須守正,這里的“正”就是中醫藥文化思想精髓,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萬物共生的生命觀,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創新不能是“立異”,而是用現代語言體系、現代思維架構、現代科學技術對傳承的“正”進行解構,讓其煥發出新的生機。中醫藥追求的最大價值是健康,不是對疾病治療技術的日臻完美。中醫藥關注的是“健康的人”,而不是疾病。中醫藥的最大優勢是保障人們能夠“盡享天年,度百歲乃去”,而不是“救死扶傷”。中醫藥理論是幾千年實踐的產物,不必糾結于屬于“經絡學說”、“氣血學說”還是“臟腑學說”,必須以中醫藥的健康價值結果為導向,包容萬象又獨樹一幟。這一“幟”,就應該是來自中國智慧的“共生健康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海就“共生健康學”理論體系建設發表了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中醫對生命認知的哲學思想沒有被普遍認可,因此失去文化自信,喪失話語權。和其它醫學體系相比較,中醫的認知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質規律,由于現代醫學出現的嚴重弊端而自身無法克服,所以難以擔當人們追求健康的指導理論。而中醫學用自己的理論無法把現代醫學觀察生命的方法和結果進行解讀分析并和治療方法建立自恰的邏輯關系,所以難以應用現代醫學的發展成果,也成為宏揚中醫的重大障礙。因此有必要創建一套全新的對生命的認知理論體系。生命的寶貴性必須要求新理論是嚴謹系統的理論認知,而不是碎片化、概念性創新噱頭。能夠全面超越已有的醫學理論,并能汲取傳統民族醫學的營養,指導民眾能夠系統、全面、完整的認識生命,掌握生命基本規律。從而能夠指導民眾克服現有醫學的弊端,也能真正幫助健康相關工作者能夠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
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會長肖剛用“萬變不離其宗”對中醫藥傳承和創新的關系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中醫藥的“宗”旨是什么?是四大名著及其衍生的傳流文化。《黃帝內經》是理,《傷寒論》是方,《難經》是脈,《本草綱目》是藥。由它們衍生的易、道等文化就是當今中藥的“宗”,是我們研究的根本。“創新”是發展中醫藥的動力。一是創新觀念,二是創新理論,三是執行力的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西安天和生命總經理王立敏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健康數據服務”,可以為中醫藥產業的數字化賦能助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漢中名老中醫龔楓評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不繼承何以創新發展?”,他在臨床實踐中立足于中醫的“望、聞、問、切”,借助現代科學檢測數據,對患者進行“生命評估、健康評估、功能評估和疾病狀態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生命狀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西安生物醫藥專修學院院長劉金田對中醫藥人才的匱乏短缺提出了呼吁,并就人才培養方式提出獨特的認識“學校是培養人才的父親,企業是培養人才的母親”。為此,提出了和研究院合作培養中醫藥人才的建議,在會議現場與研究院簽訂了“合作培養中醫藥健康人才”協議。
中國網中國中醫主編胡俊在會議上詳細介紹了中國網中國中醫(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平臺)的央媒優勢和戰略傳播功能,希望中醫藥產業共同參與平臺共建,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共同努力。會議上各位專家和與會人員踴躍發言,從不同角度對中醫藥產業發展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和有價值的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徐衛峰、劉翔、鄧國強、李道勝、陳偉、高級研究員岳正剛、成璞、歐陽靜、劉娜等都參加了研討會,大家一致認為中醫藥“產、學、研、媒、金”要形成合力,倡議成立“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聯合體”,匯聚各方資源,共同為振興中醫藥事業做出貢獻。
最后,會議指導單位國聲智庫執行主任徐蘊峰做了總結發言:中醫藥理論與創新發展要以哲學為先導,以人才為核心,以強國為目標,加強政策解讀,研究科學的方法論,發揮新質生產力,擦亮中國中醫品牌,不斷擴大影響力,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加賀)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